到很高兴。早在数年前,我和郝斯先生就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双方也曾有过几次军事方面的交流。当我得知纳粹德国有意与中国政府接触,并将派郝斯先生来华访问的时候,冯某就一直盼望着能与郝斯先生好好叙谈一下,今天,我二人能够在北京见面,冯某觉得真是三生有幸啊。朝廷很重视郝斯先生此次的来访,特别叫冯某和伍部长来迎接,并表示郝斯先生是带着十二万分的诚意前来北京的,我们应该好好招待一下他。今天在这里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就是向郝斯先生表明中国对此次访问的重视程度。现在,记者招待会正式开始,请各位记者提问吧。”
&esp;&esp;一个中国女记者立刻站了起来,满脸的笑意,温柔地问道:“郝斯先生此次来华,我们中国人都十分欢迎,贵国元首希特勒先生努力结束战争的伟大情怀,也值得我们尊敬。在这里请问郝斯先生,贵国是来以访问的名义向中国讲和吗?为了结束战争,贵国准备从苏联撤兵吗?如果不撤兵是否就表示纳粹以前说的话都是谎言呢?”
&esp;&esp;郝斯铁青着脸,没好气的说:“这位记者请不要乱猜,我们到中国并不是为了讲和,而且,我们这些人也并不是谈判代表团,我们只不过是结伴到中国旅游来的。”郝斯越发觉得不对劲儿,赶紧想办法隐藏自己来访的真实目的。
&esp;&esp;一个西方记者站了起来,脸色比郝斯还要可怕,眼睛里似乎要喷火似的:“郝斯先生,我是大英帝国的记者,现在战事如此紧张。希特勒会派你这样一个副元首到中国来旅游,这谎话编得也太离谱了吧。我想知道的是,贵国此次派代表团到中国求和,是不是事先和盟友意大利商量过了?如果有,意大利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如果没有,贵国这样做,将置盟友于何地?”这样的问话明摆着是在挑拨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了。
&esp;&esp;郝斯这个时候只能硬挺到底了:“我再说一遍,这位英国记者,我们这一次来,并不代表德国政府,我们纯是以私人身份来中国旅游的。中德两国虽然表面上处于战争的两个阵营,可是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德国人也有权到中国来旅游。请这位记者记住,我是德意志帝国的公民,并不是英国公民,我以私人身份到中国来旅游,没有必要得到英国政府的批准吧。”
&esp;&esp;一个法国记者站了起来,满脸的冷笑:“旅游?郝斯先生,你的话可真动听啊,不过,你相信你自己所说的话吗?你如何让同盟国的十几亿人民相信你的话?大家都是聪明人,纳粹伪装和平的谎言应该结束了吧。此次中国外交部通知我们,将有一个大人物来中国访问,要我们做好采访准备,我们本来还以为应该是美国总统,只是没想到,我们等到地竟然是纳粹头子。按照郝斯先生的说法,你是以私人身份到中国来旅游的,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乘坐的是军用运输机?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坐着军用运输机旅游的,估计也就郝斯先生和你的旅游团成员了。”
&esp;&esp;郝斯到了现在终于明白了,中国人找了这么多记者,就是想当面揭穿纳粹粉饰和平的企图,中国人真是太阴险了,自己就一张嘴,再怎么能说也辩不过这么多记者啊。他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冷嘲热讽,猛地站了起来,对那位法国记者大吼道:“请这位记者注意一下自己的问话,我再重申一遍,我来中国纯粹是为了旅游,没有任何的政治目的,你们相不相信,随你们便好了。”
&esp;&esp;说完这句话,他转过头来,咬牙切齿的盯着冯相华:“冯将军,我此次到中国来遇到这样的场面,感到非常遗憾,我没有想到,仅仅是一次私人的旅游而已,竟然惊动了如此之多的记者。贵国政府的招待方式,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啊。”
&esp;&esp;冯相华哈哈大笑:“郝斯先生,你是堂堂的纳粹副元首,在这种场合还是要保持风度的。郝斯先生在政坛上混了多年,对于记者要保持礼貌和温和,这个道理你不会不知道吧。请坐吧,记者招待会还有半个小时才能结束,只不过是半个小时而已。”
&esp;&esp;郝斯分明看到有几个手持冲锋枪的中国士兵已经来到了自己身后,他脖子后面冷气嗖嗖的,狠狠的瞪了冯相华和伍廷芳一眼,才慢慢坐下。身为一个政客,他知道,这个时候拂袖而去,确实不好,天知道自己离开后,这些天杀的记者会把自己写成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身后的那些士兵,哪里有带枪举行记者招待会的,谁知道那些该死的枪会什么时候走火。用不了几个小时,全世界都会知道郝斯到中国求和来了,只有跟这些记者硬挺到底,说不定凭着自己的口才,还能够扭转尴尬的局面。
&esp;&esp;想到这儿,他又觉得非常后悔,中国人把一切都布置好了,圈套设得如此明显,可是自己楞是没有看出来,现在明知是圈套自己也只好硬着头皮往里钻了。
&esp;&esp;一看副元首又坐了下来,刚刚准备着起身的那些德国代表们也无奈的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冯相华摸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