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官员们,全都放开了手脚办事,安排军队巡逻,防止溃兵进入十城郡内变成盗匪。
要先保障安全,才能保证后续的生产工作。
“新粮种已经种下去了,但咱们来得晚,已经过了农时,今年的收成应该不会太好。”农官的表情担忧,“今年各城的收益要是低了,不说王上,诸位大人那关都不好过。”
这十座城不单单只是姜国的城池,还是诸位重臣的封地,他们愿意劳心劳力的帮忙,图的就是年底的收获,总不能让人白白补贴。
“怕什么,咱们尽人事听天命,多浇水多施肥,今年的收成总能填饱肚子,等忙完了地里的事情,咱们还需要在农庄养猪羊鸡鸭,这些牲畜也能给咱们挣不少钱。郡内的果子多,我还想弄个酒坊。郑国这边的织机都得千里迢迢从姜国买,咱们也可以弄一个织机作坊,等今年棉花收获,咱们还能卖棉花种子……”
郑小白随便理一理,就全是生财的路子,一点都不担心今年的税收。
他甚至还想着用大笔的钱财,拍好姜蓁和郭凡等人的马屁,如此,这十座城才能得到姜国的疼爱。
做飞地的郡守,实在是太没安全感了,没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是绝对不行的。
通过几年的推广,姜国的棉花产量,已经勉强能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今年姜蓁就会解除卖棉花的禁令,棉花种子可以向国外流通。
这十座城占据地理优势,可以直接把棉花种子卖给郑国人或是宋国人,能趁这两年的机会,捞不少钱。
除了棉花,新式的织机也格外的重要。
布价暴跌的事情,在各国贵族心中,都留下了一个浓重的心理阴影,估计他们短期内都不敢大量囤布了。
把各国布匹价格打下来的,就是这些新式的织机,郑小白敢保证,自己要是把新式织机的作坊弄出来,那生意绝对火爆。
但各种赚钱的作坊和高产的粮种,只能丰富百姓的物质生活,想让他们真心认同姜国,就得让他们认同于姜国的文化。
把地里的那些事情忙完,郑小白就开始着力于县学,培养军队中兵卒,还有各乡的乡民识字。
城中的基层官吏,对简化字的读写,并没有什么障碍,郑王之前也在郑国推行过简化字,要求官员上奏章和记录资料都要用简化字。
他们现在需要学习的重点是姜国的律法。
但更底层一点的兵卒和庶民,以前根本就不识字,对郑国官方用字的变化无知无觉。
姜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郡县模板,全都杵在那里任由大家学习,郑小白就直接照着蓝河县开始抄作业。
“县学的学生,先多招一点,再弄个黑板,免费教大家识字。每旬都安排老师去乡里教一教乡里的小孩,说不定还真能淘出好苗子……”
郑小白这一通忙活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个时候,郑国和宋国还没决出胜负。
一个月前,郑小白为了增加郡内人口,暗戳戳的派了许多人在百姓的队伍里搞宣传,带回了不少能种地的百姓,现在都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依旧有不少人前来投奔。
这个时候,农官就犯了难,对郑小白问道:“是安排他们开荒,还是安排他们去作坊?不给他们分地,他们怕是要闹的。但让他们这时候去开荒,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荒地前两年的产量不高,哪怕有肥料也不行。如今又过了春耕的季节,新加入的百姓家中如果没有存粮,今年就会饿肚子。
他们这个十座城的新郡,离姜国有些距离,想及时的获得支援也不容易,并没有那么多存粮去帮百姓度过难关。
作为一个带灾民造过反的官员,郑小白深知其中的厉害,果断收手。
“别在挖郑国墙角了,咱们吃不下了。但是咱们可以让城中百姓雇佣郑国人帮忙开荒,毕竟这农庄的种植手册上说了,高产的粮种废地力,需要轮种,没有足够的地怎么行。”
姜国以前也有许多无田无地无房的人,只能给别人做佣耕,唯一比奴隶好一点的是,他们没有卖身,不会被人打死。
但后面清查了土地人口,鼓励大家开荒之后,很多百姓也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就现在的植被覆盖率,还有野生猛兽的数量,比起大自然来,人类更需要姜蓁保护。
新开出来的荒地,以后不仅属于自己,三年内还不用交税,十城中许多百姓都心动,只是家中人力不够,根本就做不到。
郡内的人受姜国庇护,没受到战火侵扰,日子过得比外头的百姓好,为了家中能多几块地,咬咬牙,还是能请人开荒的。
打定了主意之后,郑小白就拿起大喇叭,对外义正严词的公告道:“城中已经清点完户籍,郑国百姓别再来浑水摸鱼了,我姜国就不是会挖墙脚的人!郑国人就算来了我十城的地盘,也拿不到姜国的户籍,分不到地,只能替人开荒挣点糊口钱……”
这个公告一出,十城周边的郑国百姓心里就是一个咯噔。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