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是李家人,还是李家的男人。
若是带上他诛杀了太平公主,又晚年昏庸导致了安史之乱的话,武皇说不准会气得将他就地正法了。
可惜他忘了,天幕会出卖她,自然也能出卖他自己,他对自己做的那些事以及即将做的那些事没什么数吗?
呵,终于垃圾天幕不只是坑她了。
李云乐颇有些幸灾乐祸,同时在心中期待着天幕能将李隆基扒皮得细一点再细一点。
天幕也并未让李云乐失望。
【张柬之等人思考了一番李隆基的话后,也觉得很有道理,继续推举李显的儿子继承皇位的话,说不准第二天人家父子就和好了,然后就如同当初的李治卖上官仪一般把他们给卖了,到时候他们不就成了大笑话?】
【而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的是,李隆基向他们坦诚了他已经跟皇宫内的禁军们打成一片,将大部分禁军都收归己用,政变之时就能有大用!】
【张柬之等人怎会不知道收拢禁军的作用?毕竟他们就是控制了禁军才成功发动政变逼迫了武皇下台。只是呢,在李显上位后,他虽然表面上赞赏有他们才有今日的自己,但收起禁军权力来却是一点不含糊,于是如今的禁军已经完全没有了他们的势力。李隆基的这一投诚可谓是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至此几人正式结成了政变联盟。】
【说起来若不是有安乐大帝在,李隆基也着实算得上一个人才,能与那么多的基层军官和官吏打成一片肯定是有些本事的。】
听到“禁军”二字,武皇对李隆基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心情收了起来,眼神锐利地望向李隆基。
真是没想到啊,她的这些后人可真是出息。一个个都是不仅有贼心,还有贼胆,而且还深谙玄武门继承法之道。
她眼神锐利地望向李隆基,冷笑出声,“李隆基,你倒是聪明,知道想要夺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禁军和玄武门。”
李隆基只觉得自己的大脑都快爆炸了,他知道武皇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他知道武皇哪怕能忍受子孙有些也野心,但却绝对忍不了有人将手动到了她的命门之上——禁军。
不过李隆基向来能屈能伸,求生的本能更是让他的大脑转得飞快,很快抓到了整件事中他唯一的出路。
“陛下,孙子的确有争夺皇位之心,但又有几个皇子皇孙没有这个想法呢?更何况孙子想谋夺的是下一任皇帝的帝位,并不是祖母您的啊!陛下,您难道真的只愿见到三叔一家登上皇位吗?孙儿的父亲也是您的儿子啊!”
李隆基的声音字字泣血,仿佛是一个控诉祖母偏心的小孙子。
他身旁的李旦却被吓得不轻,连忙磕头,“陛下,儿臣对皇位绝无半点觊觎啊!这些都是李隆基他自己私底下自作主张,儿臣全都不知道啊!”
此刻的李旦哪里还记得所谓的父子情,心中对李隆基只剩下怨恨,出了事竟然还拉他下水!
他一直知道这小子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般无害,心中野心颇大,但见他只是跟底层军官、官吏交往之类的小打小闹,应当出不了什么事,便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更何况他对皇位的确不可能没有想法,对于李显仅仅是比自己大上几岁便能继承皇位很是有些不服,所以也乐得李隆基去稍稍折腾一通。
但他本这几年他可真是老老实实,私底下什么都不敢动作,因为他更知道武皇的恐怖之处啊!他是决计不会在武皇还在位时有所动作的。
当然李旦也没有完全放弃对皇位的觊觎,但他也是打算等到李显上位之后再谋夺大位。
所以如今李旦的叫屈可谓是理直气壮,哭得涕泗横流。
武皇看着李旦的模样,心中倒的确生出了些恻隐之情,毕竟李旦的确是她如今剩下的唯二两个儿子了。
而且不管是他在当皇帝还是当皇嗣之时,他都很是老实识相,基本上没让她闹心。
李显和李旦都不是她的长子,被她放养着长大,但是又都因偶然的缘故登上了皇位,但又被她拉了下台,可谓是境遇几乎一致。
如今等她死后,皇位却是回到李显一脉的手上,李旦一脉有些别的想法自然也实属正常。
武皇本就是个野心家,自然也能理解别的人对那个位置有野望。
若李隆基真的只是打算在自己死后再搞事,那她也未尝不可饶了他一命,毕竟诛杀孙子传出去也不大好听。
哪怕未来出事,那也是李云乐那丫头处理的事了,也正好磨炼她一番。
李隆基一直注视着武皇,见到武皇神色松动顿时心头一喜。
果然打亲情牌是有用的,虽然他们这位皇帝陛下向来冷酷无情,但在不威胁她皇位的情况下,她对她的子女必然还是有些感情的。
不然他们一家和李显一家早就跟李唐其他宗室一般被杀得个一干二净了。
李云乐也见到了这一幕,哪里会愿意让李隆基就这么逃了过去?
虽然有些想知道这一世的李隆基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