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搬来后,老太太发现不管是住的地方,还是家里添的人员,都处处顺心,还因为重新用上了当年在闺中学到底东西,心里更是没了一点抵触。
婆媳十几年,老太太也发现了儿媳妇的不安。
在搬家之前,谈思立和老太太说过,何氏在乡下的时候打理家事还行,搬到州府后就应付不来了,所以才定下这几年让小菊先管家,以后娶了儿媳妇让儿媳妇管家。
何氏虽说不用管家,但是她也得习惯州府的生活才行。
老太太把何氏留下,是要教她尽早习惯般过来的生活,不能让她还停留在乡下的那种生活状态。
……
谈晓兰美美的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小菊和招弟早就起来了。
谈晓兰怀疑她们俩对新家还不太习惯,要不然昨天累了一天,今天午休不可能那么轻松的就起来了!
既然她们俩都起来了,谈晓兰就拿上上午写好的礼单,去前院找爹爹去了。
前院这会比后院热闹,大家都在院子里聚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
谈晓兰过去,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呢?”
兴强听到姐姐来了,比其他人都高兴。
他能不高兴么,上午从后院回来,就被自己爹给叫到他书房里,对他们三个孝心不足,没有担当的表现,狠狠的批评教育了一番。
三兄弟当时是又羞又愧,中午好好的反思了一番,连午休都没有睡着。
下午起来先温了一会书,就又被父亲给叫了出来,让他们试着把院子里的各种石墩子提起来。
小弟因为年龄小,只捡着小点的石墩提了几下,就被父亲给制止了,然后留下兴强和兴壮,被一众大人围观着提石墩,兴壮刚才也被允许停下来了,现在只有兴强一个人在提,然后父亲还和高顺财商量,要不要在原定的基础上,再给他加五个。
听到姐姐的声音,谈兴强原本攒下要提起来石墩的力气,突然就没了,他干脆坐在了石墩上,赶在父亲开口之前,道:“姐,爹爹正看我举石墩呢!”
三个姑娘昨天都没注意到前院里有石墩,听到举石墩,都来了兴趣。
高家父子让开地方,谈晓兰就看到坐在石墩上面的兴强。
小菊看着他坐着的石墩,说:“兴强,你举一个让我们看看。”
谈兴强苦着脸,说:“二姐,我已经没力气了。”
兴强说完,果真听到爹爹大发慈悲都说道:“既然没力气了,那就先这些吧,明天就按着今天举的次数再举一遍。”
谈兴强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只举这些,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果再加五次,就真的累的起不来了。
他在心里庆祝,却不知父亲刚才说的要再加五次,只是吓一吓他而已。
刚开始锻炼,哪怕儿子身体素质好,谈思立也不可能一开始就看他们的极限。
锻炼身体么,还是循序渐进比较好。
谈晓兰跟着父亲进了书房, 把上午写好的礼单交给父亲看。
谈思立看到礼单后面的绣品,一下就明白了,兰儿是觉得自己之前置办的东西不够合适, 笑道:“是我考虑不周了,兰儿拟订的这份单子很好,单子上的绣品时你自己的吧,回头爹爹给你补上两幅。”
谈晓兰客气了一把:“爹爹不用急着给我补上。”
谈晓兰除了在原则问题上面和亲爹客气, 平时那是能要两个的时候绝对不会只要一个。
面对闺女,谈思立还是很上道的, 问:“绣品不着急补, 那爹爹先补给你点别的?”
谈晓兰:“现在也不用补别的。”
谈思立疑惑了, 这时候不趁机给自己要点什么, 不是自家闺女的作风呀!
谈晓兰没有让爹爹疑惑太长时间, 继续道:“咱们家以后这种人情来往的事多了, 我觉得家里很有必要存上几副绣品, 往后再和别人家走礼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谈思立马上就明白了闺女的意思, 笑着应道:“好, 等你手底下的绣娘找好了, 先给家里定几副绣品。”
谈晓兰一下子就笑了,甜甜的说了句:“谢谢爹爹。”
谈思立:“除了绣品,家里每人再定两套衣服。”
哪怕早就知道, 家里穿用的衣服必定是要在自己店里定的,爹爹说完,谈晓兰还是忍不住高兴了一把。
因为是亲爹, 谈晓兰也敢随意的瞎保证:“爹爹放心, 咱们家的衣服,我让绣娘每件都做成精品, 穿出去的效果,绝对不比大师做出来的成品差!”
谈思立笑着说:“好”
小菊却兴奋了,问谈晓兰:“姐姐,你是要雇一个和冯大师一样水平的绣娘么!”
谈晓兰看着妹妹认真的神情,真的无语了。
她一点也没有反思自己的吹牛行为,反而对父亲说:“爹爹,您有时间了还是好好教教小菊吧,她太天真了。”
招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