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南城儿女[年代]> 南城儿女[年代] 第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南城儿女[年代] 第2(1 / 3)

他们分到的房子在三号大院十八栋楼,位置在最里面,生活不方便,平时出去要比别人多走十几分钟的路,关键是,十八栋楼是出了名的“短命楼”。

十八栋楼上下两层共四间房,但凡住进十八栋的人家,家里必死一个人,但再怎么不满意也只能接受,毕竟以两人的工龄和职级能分到房子已是走了大运,要是错过这房,想再分房还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

不知走了多久,林有成终于停了下来,他指着一米多宽、光线有些阴暗的门楼道:“飞鱼,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家住在三号大院十八栋二楼,记住了吗?”

“记住了。”

暖热的风从巷口吹过来,把林飞鱼一头短发吹得乱七八糟。

她顺着爸爸指的方向仰头望去,盛夏橙红色的落日缀在屋檐上,仿佛有谁惊慌中打翻了一瓶北冰洋桔汁汽水,天地间尽染黄,二楼窗台上飘着一条白色连衣裙,一只肥圆的麻雀飞过去,尾巴抖了抖,下一刻裙子上便多了一坨东西。

林飞鱼啊了一声,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浓浓的惋惜。

林有成问怎么了,可不等她回答,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老师你可回来了!快点,快点去医院!你家兰之出事了!”

【作者有话说】

【注】:1灵感来源于《广州市志工业志》中的广东罐头厂,但故事和人物纯属虚构。

2来自网络历史资料

3歌词来自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

4广州宾馆于1968年开业,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楼房,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宾馆。

5《地道战》: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

噩耗来得完全没有预兆,就好像那条突然被鸟屎沾污的白裙子,一切猝不及防。

“兰之”是妈妈的名字,这个林飞鱼是知道的。

自从她会说话开始,阿婆就在她面前不停地提起她爸妈的名字,只是她不知道这个出事是出了啥事,但爸爸瞬间变白的脸色让她心里怕了起来。

至于怕什么,她也不知道,她像遇到危险时的小动物,本能地感到害怕。

林有成大热天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转身连声问道:“六婶,兰之出什么事了?她人现在怎样了?”

朱六婶年过六十,动作却很麻利,三步作两步走过来说:“兰之在厕所摔了一跤,人怎样我没看到,听说流了很多血,现在被送去工人医院了,我还担心她在医院没人照顾准备过去看看,现在你回来了就好。”

说着又猛地一拍大腿:“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早就跟兰之说过了,让她别这么拼,生产标兵重要,但能有孩子重要吗?你们年轻人……”

朱六婶是大院的组长之一,平时不仅热衷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还喜欢用大道理普化众生,别说是人了,就是一条狗从她身边经过都得挨一顿训。

林有成这时候哪有心思听她说这些,连忙打断说:“六婶,我现在要去一趟医院,这是我女儿飞鱼,能不能拜托您帮忙照顾一下?”

朱六婶这才注意到站在林有成身后的小姑娘,头发短短的,眼神怯怯的:“这就是飞鱼?都说小孩子是见风长,没想到一眨眼就长这么大了,人交给我你放心,刚才……”

林有成再次急声打断道:“谢谢六婶,六婶您真是我们十八栋的定海神针,孩子交给您我自然是放心的,另外我还想跟六婶您借一下自行车。”

罐头厂是郊区兴建的龙头厂,同年开工的还有玻璃厂、纺织厂和绢麻厂等,之后更有面粉厂、无线电厂等十几家工厂陆续迁入,这片原本是荒野阡陌的郊区也逐渐发展成广州市最大的工业区。

工业区发展迅猛,周围的生活设施却还没完善,只有两路公共汽车途径这边,大家平时出入要么靠双腿,要么骑自行车。

工作了快十年、且双职工的林家夫妇没有自行车,只能跟十八栋唯一有自行车的朱家借。

朱六婶被“定海神针”四个字灌得胸腔澎湃,一拍胸脯说:人交给我,车你拿去。

林飞鱼看她爸把从阿婆家带回来的东西,还有一串钥匙交给了对方,然后快速朝乔木树下的二八大杠走去,调转车头,右脚一跨,蹬着自行车就要走人,她这才回过神喊着爸爸要追上去,却被朱六婶给一把拎住。

“你不能跟着去,你爸是去医院办正事,还有你能不能听懂粤语?不要我说了一大堆,你来个鸭子听雷。”

“我能听懂。”林飞鱼为自己辩解,同时固执地坚持:“我要去找爸爸!”

朱六婶也固执地坚持:“大人做事,你一个小孩子跟着去做什么?你爸等会儿就回来了,背上你的书包,跟我上去你家把东西归置好。”

林飞鱼想起阿婆叮嘱她要懂事的话,抿了抿小唇儿,没再坚持,但眼睛依旧望向巷子口,直到那抹急切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她才背上军绿书包,默默跟上朱六婶的脚步。

朱六婶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