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接着道:“除了做代工,咱们自己的芯片也会越来越多。”
朱长林点点头:“也是,随着无界手机,无界平板,无界电视的上线,明年芯片需求量也会再度翻倍!”
“那是肯定的,别忘了,明年我们全球开售,手机销量还会再上一个层次!”王逸笑说。
“对,明年肯定能国际化!”朱长林恍然大悟。
一旦全面国际化,星逸手机的年销量有希望达到25亿台。
更便宜的无界手机呢?
一旦国际化,那只能更高,35亿台绝对不是问题。
星逸平板+无界平板年销15亿台没压力。
星逸电视+无界电视,年销25亿台也问题不大。
这就需要10亿颗移动芯片。
“不只是这些移动芯片,明年还有cpu,还有显卡!”王逸笑说。
自从去年收购威盛之后,王逸就投入巨资研发cpu,研发显卡,研发npu。
一两年的研发时间,哪怕做不出媲美英特尔的高端cpu,做个中低端的cpu,没问题吧?
哪怕做不出高端显卡,做个低端显卡,有希望吧?
毕竟可是s3显卡团队来研发,曾经2d时代的显卡王者,再怎么退步,也能做出中低端的3d显卡吧?
王逸要求可不高。
朱长林喜上眉梢:“一旦cpu、显卡、npu都突破,都得量产,又能消耗掉不少产能。”
王逸点点头:“不止如此,接下来,我们还得布局存储芯片了。”
“星逸手机、星逸平板、星逸电视,再加上无界系列,每年消耗那么多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完全可以研发我们自己的芯片!”
“对,是时候布局了,我这就安排人,招募人手,研发存储芯片!”朱长林笑说。
王逸点点头:“招募吧,投入巨资,加速研发!”
“一旦有产出,又能消耗很多产能,恐怕这些产能我们自己都不够用了!”
“???”朱长林吓了一跳:“不至于吧?明年下半年,星逸晶圆厂月产能芯片18亿颗,后年年产能216亿颗,怎么会不够用?”
王逸笑了:“星逸品牌+无界品牌的手机、平板、电视全球开售后,全部加起来年销量就是10亿台左右。”
“一台设备需要一颗c处理器芯片,一颗存储芯片,一颗运行内存芯片。只要能实现存储芯片突破,十亿台设备就是30亿颗芯片!”
“嘶!”朱长林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一来,咱们的晶圆厂产能自己用都不够,更别说给第三方代工了!”
王逸点点头:“一句话,28纳米产能,完全不够用,28纳米晶圆厂,更是多多益善。”
“深市的晶圆厂,必须投建,而且往大了建,直接投建两个月产10万片晶圆的大型晶圆厂!”
“好的,董事长。”朱长林兴奋无比。
王逸却是陷入沉思:
深市晶圆厂今年下半年开工,投产就得后年,也就是2015年了。
到时候若是胡老14纳米工艺进展顺利,深市的两个新晶圆厂完全可以直接上14纳米工艺,成为第一、第二个14纳米晶圆厂!
那就爽歪歪了!
若是进展不顺利,就只能上线28纳米,继续做28纳米晶圆厂!
那14纳米生产线,就得交给其他晶圆厂了。
念此,王逸继续道:“后续其他城市,有想投建的,只要政策好,条件合适,给的支持够,咱们都去建厂!”
内地太缺高端fab晶圆厂了,尤其是国产晶圆厂。
为此,王逸要做建厂狂魔,疯狂建厂,激进式发展,备战科技战!
好不容易突破了28纳米工艺,不疯狂建厂,都对不起胡老团队!
“???”朱长林吓了一跳,只觉得董事长疯了!
深市大手笔,王逸备战!
“董事长,明年年中我们月产30万片晶圆,再加上深市的两个十万片晶圆的大型晶圆厂,两年后月产能高达50万片晶圆。若是再建几个晶圆厂,那月产能超过80万片!”
朱长林面色锐变:“月产80万片晶圆,什么概念?每个月可以生产48亿颗芯片,一年将近576亿颗芯片!即便是代工,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王逸却是笑了:“月产80万片晶圆就用不了了?”
“老朱,你格局小了。”
“太小了!”
“未来,就算月产100万片晶圆,甚至150万片晶圆,都不够用啊!”
王逸可是清楚,半导体行业的未来会有多辉煌,尤其是成熟工艺和高端工艺。
月产八十万片晶圆,自家用那算是多了,但是做代工的话,未来完全不够。
当下台积电月产能超过百万片晶圆,未来更会达到数百万片!
没错,就是这么恐怖!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