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三年(第二十六年)的第一个常朝。
这也是曹操,袁绍等人,来觐见刘协之后,第一次参加所谓的常朝。
来到长安之后才发现,原来,朝廷还能这么玩,把刘协的玉玺一抢,把独属于丞相和皇帝的权力一分。
便弄出了个政事堂,将军府,和六部,都察院出来。
之后他们便可以抛开皇帝,自己玩了。
这给曹操和袁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啊有没有。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这第一次上这个所谓的政事堂常朝,便让他们见识了,政事堂相国的提名和产生。
事情就是这么魔幻。
六十岁的黄琬,正值壮年,却非说家中老母身体不佳。
需要辞官回乡奉养老母,根据《大汉律》,规定。
他的辞呈获得另外四人中的三人同意,便生效。
同时,黄琬有权提名继任人选,其他四人亦然。
而后就发生了眼下一幕,六十岁的黄琬离职,一百多岁的张懿,在两个提名人,刘备,以及刘焉之间,细数他们的功绩,最后等在坐的诸位投票。
刘备是黄琬的提名,刘焉,却是刘虞的提名。
他想把这个不安分的老小子,提溜回长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不过蜀中确实是不好用兵。
等他奉召修路,把路修好了,再把难免南蛮搞定了,再去接收不迟。
最后不出意外的,自然是刘备胜出,提名刘焉,之时放出一个信号,告知外地刺史,州牧,他们也有机会进入政事堂而已。
当然了,大将军也有,比如刘备,徐荣,皇甫嵩……
这么一算,貌似将军确实更多一些。
袁术,被贬为庶民,公孙瓒被发配劳役,去汉中开辟道路。
这是刑部士孙瑞的判罚,他这是用的功过相抵的评判方式。
虽然丘志清并不认可功过相抵,不过在其他人都表决通过的情况下,他的反对,自然无足轻重。
倒是这个结果,让天下间,担心朝廷秋后算账的那些人,松了口气。
其中自然要数曹操和袁绍了,按丘志清的想法,他们是绝对讨不得好的,特别是曹操这厮,竟然屠城……
不过事实,也证明,刘虞等人的远见。
三年后,兴平六年(第二十九年)。
丘志清算是完成了,当初和张角一起,说出的“致太平”誓言,江东孙策献上民策,归附朝廷。
刘表刘焉,更是直接上书,主动恢复上计,部队接受改编。
兴平七年(第三十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四年前的同一天,黄琬隐退。
而今,丘志清以年老体衰为由,提出致仕。
并且提出,政事堂和各级官员,应当有个任期,给大家一个机会。
让很多人不解的同时,也难以掩盖心中喜意,毕竟更高的风景,谁不想看?
第三百四十四章 红尘离散
丘志清退了,提名的,自然是他的记名弟子,郑岩。
这么多年间,郑岩也成家立业,面容更显稳重。
却不如当初那般盛气凌人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郑岩入政事堂,很是顺利,至于他提议的任期问题,丘志清也就是抛砖引玉而已,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本可以四年前就走的,不过新粮种的问题,让他拖了四年。
而今,他拿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一份答案。
丘志清在中秋这一日,正式离职,人,便在第二天,消失在府上。
只留下一份书信,言目前粮种,已是最为高产,以他的能力,无法继续改良,还望后来人可以继承他的事业,继续改良的步伐。
最后,还将自己这么多年来,观察,以及育种的思路,写成一本书,留待有缘人。
当然,这些跟了他多年的侍卫,他也没有亏待。
把自己多年的俸禄,全部分给他们了,反正这么多年,他也没有领过俸禄。
看着丘志清留给他,让他补发俸禄的信件,刘虞嘴角抽搐。
鬼知道,丘志清是这么多年,没领过俸禄,貌似自他上任伊始,就没有领过俸禄,现在加在一起,让他补发,确实不是小数目。
不过好歹也是退休干部对自己下属的关怀。
他刘虞,还是要满足的,不管怎么说,人家丘志清也是有功于社稷的。
虽然刘协不那么认同就是了,不过他们政事堂需要认可不是。
因此,这座府邸,便成了有特殊意义的宅院,却不知道挂在谁的名下。
这才发现,丘志清的关系网极其简单,也就有个徒弟,有个师侄,没了……
最终,还是让黄忠帮忙照看一番,因为他的徒弟,和师侄,都没了下落……
而此时,被他们挂念的铁柱和张宁,正在一个不知名的世界之
好版主